欢迎来到专业的米粒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申请书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3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1-22 10:3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诊疗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福州儿童医院治疗的小儿重症MPP30例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特点及治疗情况。

结果:入院前病程7-10d,发病初期均有发热、咳嗽、少痰。19例白细胞增高,3例减低,8例正常。ESR、CRP均明显增高;25例心肌酶谱增高;20例肝功能异常;22例X线胸片表现一侧肺部阴影,8例双侧片状阴影,其中13例合并胸腔积液,2例合并肺不张,溶血性贫血3例;血培养阳性8例,均存在血清MP抗体(>1∶160)。全部病例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序贯治疗,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住院12-23d,全部好转出院。

结论:小儿重症MPP宜早期明确诊断,给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辅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以及IVIG等,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91-01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1]。以往以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一般病情较轻,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好,或呈自限性。近年来发现重症MPP有增多趋势,甚至引起死亡。现将本院多年来收治的30例重症MPP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对象。30例重症MPP为福州儿童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的住院患儿。均符合第7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临床诊断标准。重症MPP诊断须符合如下之一:①发热(≥38.5℃)10d以上,正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无效;②X线胸片示双侧肺炎或合并胸腔积液;③合并肺外并发症;④符合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标准[2]。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岁6个月—10岁。

1.2临床表现。入院前病程7-10d,发病初期均有发热(≥38.5℃),干咳、少痰,入院时肺部中小水泡音10例;呼吸音减低13例(一侧11例,双侧2例);临床表现为肝肿大伴肝功能异常20例;心肌损害25例(EKG异常,心肌酶谱增高);溶血性贫血3例;皮肤出血点伴血小板减少3例;皮肤多形性斑丘疹6例。

1.3辅助检查。19例白细胞增高(≥10.0×109/L),3例减少(<4.0×109/L),8例正常;血红蛋白降低3例(<80g/L);血小板减少3例(<50×109/L),增多15例,正常12例;网红细胞增高3例(>8%);ESR 45-80mm/h,CRP 25-98mg/L。20例肝酶增高(谷丙转氨酶80-150Iu/L),25例心肌酶增高(LDH500-750Iu/L,PK250-360Iu/L,CPK-Mp35-46Iu/L)。X线胸片:一侧肺部片状阴影者22例,双侧肺片状阴影者8例,合并肺不张2例,合并胸腔积液13例,其中6例合并大量胸腔积液,6例胸腔积液为渗出液,李凡他试验均阳性。白细胞数(350-800)×106/L,其中2例以多核细胞为主,4例以单核细胞为主。血培养阳性8例,分别为肺炎链球菌4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血清MP抗体浓度均>1∶160。

1.4诊疗与转归。入院前均未得到有效的治疗。确诊后均给予大环内脂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加头孢类抗生素治疗,静滴阿奇霉素10mg/kg·d,3d为1个疗程,停3-4d进行下一个疗程,共2-3个疗程。如1个疗程无明显疗效,改用静滴红霉素20-30mg/kgd,连用10-14天,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即甲泼尼龙20-30mg/kgd冲击3天,继之泼尼松1-2mg/kgd分次口服,逐渐减量,共计10-14天。总疗程不超过一个月。15例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1g/(kgd),连用2-3d,6例中—大量胸腔积液患儿进行胸腔穿刺及闭式引流治疗。

经上述治疗,体温在用药5-16h下降,临床症状减轻,胸片中浸润病灶和胸腔积液迅速吸收,全部病例均好转出院,住院时间为12-23d。

2讨论

本文30例均符合重症MPP的诊断。近年来重症MPP增多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2.1对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耐药。在亚洲和日本的一项研究显示从2002年-2006年MP的耐药率从5%增高至30%以上,从而导致肺炎发热时间长,并发症多,重症病例增多。尽管MP耐药患儿的治疗有一定的困难,但在当前无其他药物可替代的情况下,仍应首选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序贯治疗,发热也大多逐渐消退,这可能与MP感染的自限性以及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具有减轻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有关,但对重症病例应注意足量和足疗程用药。

2.2强烈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以及血管闭塞性改变等是导致肺外多系统损害的主要原因。由于糖皮质激素是很有效的抗炎药物,本文病例均采用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体温在短期内降至正常。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也明显改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也可控制异常的免疫反应和过强炎症反应,其适应症与激素相似,由于(IVIG)为血液制品,一般不做常规使用,本文部分病例应用大剂量IVIG治疗。

本文30例重症MPP,首选大环内脂类抗生素,辅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和IVIG的应用,以及其他有效的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全部病例好转出院。如有条件也可早期进行支气管镜下灌洗,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7,45(2):83-89

[2]胡皓天.重症肺炎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6):408-410

推荐访问:肺炎 支原体 小儿 重症 临床

猜你喜欢